一言不发的跟在宣旨太监的身后进了宫。8“太后娘娘自去岁开始便经常咳嗽,
今年入了春后竟是咳出了血来,众太医也无法根治。”我听着太后身边的嬷嬷如此说道,
心头一紧。记忆中,我阿娘也是如此。刚开始只是咳嗽,但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咯血,
天冷时更甚,身体越发虚弱。最后体弱而亡。自阿娘死后我便寻遍医书以求救治此症的办法。
但是仅有医学理论,我无法得知我所求之法是否对症。
如今太后竟如同我阿娘一般得了咯血之症。
我敛下眼眉俯身恭敬道:“民女必将竭尽全力医治太后娘娘。
”我取出我多年记录下来的卷轴笔记和太医们商讨起了太后的病情。咯血之症,
患者多忧虑、身体虚。《血证论》有云:心经火旺,痰中带血丝,治宜清心为主,
佐以清肺化痰,
用导赤饮加黄连、丹皮、血余、蒲黄、天冬、寸冬、贝母、茯苓、或太平丸等方。
我又每日辅以针灸之术,百会、印堂、神门与三阴交四穴位齐灸,用以治太后的忧虑顽疾。
在宫中的每一天,我都感觉到了无与伦比的充实。
我翻遍太医院的所有医书填补我贫瘠的精神世界。我看到太后娘娘的病情迅速好转。在这里,
没有人管我叫宋夫人、将军夫人。我只是祝医女。仅此而已。9端午将至的时候,
太后的咯血之症终于好了。慈安宫内,太后坐在主位上慈眉善目的噙着笑意。“祝医女,
你治好了哀家可有什么想要的奖赏?”我抿了抿嘴角,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。
“民女自阿娘过世后,便下定决心从此要行医救人,
只是可惜民女所行的医术只是民间普通的流通之法。”我跪了下来,
将头深深的埋在膝盖处:“恳请太后娘娘,允民女进太医院研习。
”太后慈爱的声音从上面传来:“按理说这是不合规矩的,但是哀家又不是重规矩的人,
哀家允了!”“皇帝你说呢?
”坐在一旁但一直未曾说话的皇上放下茶盏颔首:“既然母后都允了,朕也不能不同意了。
”“民女谢陛下,谢太后娘娘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