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而弟弟也会把他为数不多的零花钱剩下留给我。这些场景在我的记忆中充满了温暖与幸福,
也让我深信自己是家人最爱的孩子。在这个重男轻女的时代,
我感觉我是全世界最最幸福的小女孩。研究生毕业后,有很多大城市的工作机会,
爸爸的一脸焦急,“晓楠,你是爸妈的小棉袄,爸妈不希望你离爸妈太远,
要不然想你了都不能立刻看到你。”妈妈也在一旁帮腔,“对呀,
宝贝你就在本市找个离家近的工作嘛,这样妈妈想你了就能立刻看到你啦。
”其实爸妈不说我也想留下来照顾他们的,“有这么疼自己的爸妈,当然不会走远啦。
我已经接到了知名企业的offer,以后我有了钱就可以照顾你们啦!”爸妈高兴的抱我,
只是我没看到他们的笑不达眼底。自从工作之后,他们时常就说弟弟不争气,不如我,
还是女孩子省心。弟弟高考后只考上了本市的三本院校,工作也找了一个差不多的,
月薪三千,本着小时候好吃的分一半的原则,没少接济弟弟,坚决不能让弟弟吃苦,
弟弟也说“如果爸妈有你一半对我好就好了,真的好羡慕你啊姐姐”。
虽然表面上还是一片和气,但是好像有些东西已经在变了。想着我已经赚钱了,
爸妈明里暗里的说因为供我们姐弟读书,家里已经没什么钱了,
所以我每个月给爸妈3000块钱。他们总是打听我的具体收入,
作为“妈宝女”“爸宝女”,从小宠到大的小棉袄,我总是会把每月的具体收入告诉他们,
爸爸总说还是闺女有出息,每次听到他这么说,我也很自豪,终于能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了。
除了每月固定的3000块钱,妈妈总是说忘记交家里的水电费,
所以我主动说可以在我的账户上自动扣款,妈妈笑得合不拢嘴,“小棉袄真暖和”。
逛超市、逛街,妈妈总是说忘记带钱,我也光荣的当起了小棉袄。不知不觉,
我就承担起了家庭的各种开销。有的时候我也问妈妈,“弟弟也像我一样会给家里钱吗?
弟弟给多少钱啊。”妈妈总是说“他学...